羅田論壇
標題: 羅田老鄉(xiāng),我們的下一輩還會講羅田話嗎? [打印本頁]
作者: 鳴沙 時間: 2020-8-7 17:29
標題: 羅田老鄉(xiāng),我們的下一輩還會講羅田話嗎?
本帖最后由 鳴沙 于 2020-8-7 17:30 編輯
走在羅田的大街小巷里,經(jīng)?梢钥吹揭恍⿴е⒆拥哪贻p媽媽或爺爺奶奶們用普通話逗孩子玩。因為我一直都比較喜歡小孩,所以遇到相熟的,我也會湊上去逗逗孩子,當然我用純正的鄉(xiāng)音—羅田話逗孩子的。這樣的情況遇到很多次,都是一笑而過。直到有一次,一對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在我店前面玩,我看那小家伙白胖白胖的,很可愛,就過去逗他。我還沒開口,孩子的爺爺邊就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提醒我,我的孫子是講普通話的。聽到這話,我一愣,這小孩才一歲多點,就開始普通話教育了?
“對咿呀學語的孩子講普通話真的很好嗎?”“照這樣發(fā)展下去,大部分或全部羅田人都用普通話教育孩子,那么羅田還有方言嗎和地域文化?”我不禁有這樣的疑問,更有這樣的擔憂。也許有的人會覺得我是危言聳聽,甚至是杞人憂天瞎操心。事實上是這樣嗎?非也!據(jù)我日常觀察,身邊有小孩的家庭,十之六七不是用方言和孩子說話的。大多是用發(fā)音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孩子交流,用他們的話說,讓孩子盡早接觸普通話,對孩子以后學習有好處。事實真是這樣嗎?我們不妨來算筆帳。
眾所周知,現(xiàn)在不管是幼兒園,小學還是初中以及高等教育學校,都是用普通話授課。一個孩子,早的兩歲半入幼兒園,遲點的也是三歲就入園了,從進入幼兒園開始,三到四年進入小學,然后一路初中,高中,大學,直至進入社會。按正常的本科畢業(yè)來算,也要到二十五歲,那么孩子求學期間的這二十五年里,到底有多少時間是和家人在一起,接受家鄉(xiāng)本土的傳統(tǒng)教育?學習純正的家鄉(xiāng)話?
我們來大致算一下孩子一年呆在家里的時間,一年(大小年通算)約52周,一個學年約40周,各類假期(不含周末)約20天,周末80天,再加上12周的寒暑假,這樣算來:12×7+20+80=184天,也就是說除去上學,孩子一年有184天在家。實際情況是這樣么?顯然不是!從幼兒園開始,名目繁多的各種補習班橫行于假期。正常的上學加上假期補習,那么,一年中的這360天里,孩子有多少天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呢?又有多少天在接受家鄉(xiāng)話教育呢?
也許很多人認為家鄉(xiāng)話沒什么大不了,不就是個土里土氣的方言嗎?其實不然,百度解釋: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。因為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,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,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顯示出其魅力。在必要時寫進課本,通過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方言的學習和傳播,也未嘗不可。從百度解釋里可以看出方言的重要性。俗話說的好“出門三五里,各處一鄉(xiāng)風”,這里的鄉(xiāng)風就包括鄉(xiāng)音和風俗兩部分。說到這里,也許有人會有疑問,方言真的有這么重要嗎?
我們先不討論方言重要不重要的問題,先來看看羅田的兩個老農(nóng)在田間的對話:
甲:真年滴個年昔殼實帝不住人,三天兩頭滴落雨不說,還起果大風,把著兒栗球吹得冇得了。
乙:娘要嫁人,天要落雨,么改呢?說起來滴,嗯滴個伢兒在外頭搞得總極好滴呢?
甲:好么事?好個屁!一年到頭冇得一分錢回來。竊兒算好滴打個電話回來,我跟他說了,他再要是不搞錢回來,等我看山寄咯莫到山上寄哭,嗯猜他么樣說?把我氣死咯哇!
乙:么樣說滴?
甲:大喂!么說得果黑人咳!要嗯跟咦寄看山,塆滴人不啖死我哦!我再搞不到錢,也不要嗯寄看山社!
乙:哈哈哈。。。莫氣,莫氣!哼自滴伢兒是果樣滴,嗯滴果伢兒還算成氣滴呢!比我滴那個怪種漸了不曉得幾多。
這是一段普通的對話,純粹方言,沒有農(nóng)俗和民諺。如果再加上農(nóng)俗和民諺,估計很多人讀起來如同天書,一臉的茫然。
方言是什么?簡單來說就是地方語言,地方語言又包含地域文化,而地域文化又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?梢赃@樣說,沒有各形各色的方言,就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燦爛!綜上所述,我們的一些家長,真的不要急切的用你那不太標準的羅普話去影響孩子,上面已經(jīng)算過賬了,孩子接受鄉(xiāng)土教育的時間的確有限,他們有接受方言和民俗教育的權(quán)利,我們不能強行剝奪孩子的權(quán)力。
如果這些理由還不夠充分的話,我們來看看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回鄉(xiāng)時的凄涼情懷吧!
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(xiāng)音無改鬢毛衰。
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
賀知章久別家鄉(xiāng),再回鄉(xiāng)時,任何如果沒有無改的鄉(xiāng)音,誰還把他當本地人呢?中國是個喜歡開證明的國家,“證明你媽是你媽”這樣的尷尬同樣會發(fā)生在“證明你是羅田人”上,如果你遷居外地多年,臨到老了,想落葉歸根了,誰能“證明你是羅田人?”恐怕只有滿口的鄉(xiāng)音了。
最后,呼吁大家一起,“堅持方言教育,傳承鄉(xiāng)土精髓”!身體力行的提倡“方言教育孩子,把最土最土的鄉(xiāng)音以傳家寶的方式傳遞給孩子”。至于普通話教育,就讓學校的老師們做他們最擅長的事吧!
作者: 元帥 時間: 2020-8-7 17:42

其實我也贊成孩子說方言.
作者: 元帥 時間: 2020-8-7 17:42
相爺用心良苦啊,大贊!
作者: 元帥 時間: 2020-8-7 17:42
堅持方言教育,傳承鄉(xiāng)土精髓

作者: 鳴沙 時間: 2020-8-7 18:42
我為么事分享不到微信去?
作者: 君子蘭 時間: 2020-8-7 18:46
完全同意相爺?shù)目捶ê陀^點,堅持方言教育,傳承鄉(xiāng)土精髓!從娃娃抓起,學說羅田話。!
作者: 君子蘭 時間: 2020-8-7 18:47
可以從APP上分享!
作者: 元帥 時間: 2020-8-7 18:47
應(yīng)該可以,叫個細嫂子教你社.
作者: 鳴沙 時間: 2020-8-7 19:09
嗯又在轎大麥經(jīng)
作者: 回首一笑 時間: 2020-8-7 19:46
羅田方言好聽!
作者: 為民說話 時間: 2020-8-7 20:15
普通話是得學,但本土方言不能失。。ǖ忠氨就猎拡詻Q不能學)!
作者: 清淺的時光 時間: 2020-8-7 20:33
非常贊同
作者: 問心無愧 時間: 2020-8-7 22:32
好帖!



作者: 問心無愧 時間: 2020-8-7 22:32
說得好,支持為民站長!


作者: 小河 時間: 2020-8-7 23:10
老祖宗傳下來的羅田本土話確實不能丟!我還是贊成夫子的話,在家庭中倡導用“方言教育孩子,把最土最土的鄉(xiāng)音以傳家寶的方式傳遞給孩子”。至于普通話教育,就讓學校的老師們做他們最擅長的事吧!
作者: 小河 時間: 2020-8-7 23:11
點贊一個!
作者: 楚最丁 時間: 2020-8-8 07:49



作者: 藍妮 時間: 2020-8-8 09:02
我愛羅田話,始終不曾忘
作者: 藍妮 時間: 2020-8-8 09:02
同意夫子大綱,言之有理
作者: 藍妮 時間: 2020-8-8 09:02

作者: 藍妮 時間: 2020-8-8 09:02

作者: 藍妮 時間: 2020-8-8 09:02

作者: 藍妮 時間: 2020-8-8 09:02

作者: 藍妮 時間: 2020-8-8 09:02

作者: 肖志祥 時間: 2020-8-8 09:33





作者: 義水人 時間: 2020-8-8 10:23
都是羅田人,為什么不教你的寶寶從小說羅田話呢,長大了,上個街,別人還以為是外地人,和身邊的人也不好溝通,真是無語。。。這些家長也太無知了,大腦進水了!

作者: 義水人 時間: 2020-8-8 10:24
小孩不會講羅田話的家長們,迅速行動,教會你們的孩子講羅田話,否則后悔莫及!

作者: 義水人 時間: 2020-8-8 10:24



作者: 窯山將客 時間: 2020-8-8 13:30
鄉(xiāng)音是一個地方的標志符號!
作者: 江湖水 時間: 2020-8-8 14:49


有道理!
作者: 玉屏山泉 時間: 2020-8-8 21:08
長大了學普話容易
歡迎光臨 羅田論壇 (http://www.ufun999.com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|
竹北市|
南岸区|
开原市|
晋州市|
剑阁县|
会东县|
叶城县|
隆子县|
合作市|
沙雅县|
台北市|
隆尧县|
彭山县|
建宁县|
和政县|
福州市|
盐山县|
普陀区|
和顺县|
宣化县|
甘泉县|
河东区|
大厂|
蓬溪县|
辽源市|
抚顺市|
镇原县|
安宁市|
天柱县|
马关县|
台南市|
隆化县|
永登县|
伊春市|
汉沽区|
桓台县|
疏附县|
安新县|
读书|
团风县|
崇左市|